2020 年,大疆農業在江蘇中德作物生產與農業技術示范園設立 200 畝“精準施肥”試驗田。利用精靈 4
多光譜無人機在“捉黃塘”、穗肥階段進行長勢監測,生成處方圖,繼而指導精準變量施肥。
幾輪作業后的結果顯示,變量施肥有效調整了田間的長勢差異,提高長勢均勻性。在巡田與灑肥效率提升的方面,無人機也達到了人工作業的約 5 倍。
數字化改造:向水稻田要受益
在三大主糧中,水稻在種植過程中病蟲害發生最嚴重,作業環境最復雜,耗費人力也最多。隨著無人機噴灑與播撒技術的引入,水稻生產從種植到管理的各個環節,都實現了更低成本的機械化。
這一次的實驗更說明,引入多光譜信息與變量噴灑設備,對水稻田進行數字化改造后,可以帶來相當可觀的效益,并有效解決由人力勞動所帶來的制約。
提升作業效率
在巡田效率方面,無人機巡田約為人工巡田效率的 10 倍。在撒肥效率方面,無人機撒肥約為人工撒肥的 5 - 15 倍(以 20 斤/畝的畝用量計算)。隨著農村勞動力人口老齡化,“撒肥”這類低報酬的勞動力缺口越來越大,機械化替代方案迫在眉睫。
整體降本增產
均一用量施肥容易造成長勢較好區域氮肥過量,作物貪青晚熟;或是長勢較差區域補肥不足,出米率降低,從而影響最終產量。
變量按需施肥,則可平衡生長,提升產量。一方面照顧到長勢較差區域,又節省了長勢較好區域的用肥量,實現了整體用肥量的下降。
農業專業化
在施肥環節,有經驗的農藝師可根據作物長勢,精準把握用肥量。通過無人機巡田和信息化記錄的方式,有效提高農田作物數據收集的效率和有效性,把農藝師從重復又勞累的巡田工作中解放出來,專注于制定農藝方案,服務于更廣闊的種植面積,提升農田的整體管理水平[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