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植保雙交會,豐農控股首次以控股品牌的身份參加活動。過去注重展示“種學管賣”體系的豐農控股集團,開始弱化子品牌的業務品牌,推廣和宣傳豐農控股的品牌形象。
據記者了解,農民群體分化與高素質新農人群體的加入,使人們對種田的認知發生轉變,這也使農業互聯網市場發生急劇變化。
豐農控股 邱威霖
作為農業互聯網公司,豐農控股將自己定位為社會化的農業服務體系,豐農控股的平臺如何為大家服務?豐農控股的全托管業務進展如何?農世界網記者近期采訪了豐農控股品牌負責人邱威霖先生,得到了相應的解答。
農場托管,重新定義農業
隨著土地流轉與外來資本的介入,農業出現了許多新農人的身影,他們想投資農業、也有資金,這讓種田的定義發生了變化。從土地規劃,到后期投入、人力配比、經營管理,新農人都把種田當成一門生意來做。
但許多新農人不懂農業技術,迫切需要專業的農業服務團隊,而豐農控股的托管模式貫穿了旗下的每個業務品牌,從融資到培訓,到田間地頭,再到農產品上行,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
這也將大豐收的管理方案、天天學農的技術培訓、識農的田間診斷和豐誠上品的果品上行,靈活地銜接起來。
新農人運用新的種植理念,將會快速占領果品高端市場,從而對中小農戶造成非常大的沖擊,這是一個市場篩選的過程。
許多中小型農戶會被自然淘汰,同時隨著農村勞動力的更替、新一代農民的崛起,將形成更多的集約化生產的大農場,這會是未來農業發展的方向。
邱威霖認為:現在社會對農民的定義不太正常,希望農民堅持有機、不用化肥、農藥,農產品價錢還要低,這其實是對農業價值的不認同。
而新農人不會這么想,新農人一定會在變革中勝出,用新的思維來做農業。
所以農業最終要參與整個社會化競爭,一定要參與社會化服務。要把服務變成商品、把技術變成商品。
直擊痛點,破供應難題
大豐收是豐農控股旗下的農資電商平臺,目前已與超過150家廠商合作,和先正達、金正大等王牌農資企業也簽約成功,但是農資電商的供應鏈問題依然是行業痛點。
邱威霖表示:“很多人說最后一公里是最痛的地方,實際上從鄉鎮到田間地頭的最后十公里,才是最痛的點。”目前豐農控股自建的核心供應鏈體系已經在廣西、云南、湖南、四川等省份搭建完善,最晚48小時內到達,核心區域可做到當天達。
大豐收與先正達簽約
同時,豐農控股以“前店后倉上培訓”的模式,在鄉鎮地區布局體驗店。前面是店面,后面是倉庫,2樓作為培訓中心,將核心的植保問題與當地情況緊密結合。
談到農資電商的紅利期,邱威霖認為:“真正的紅利期還沒有到來,以拼多多為首的下沉流量并沒有幫助到農業的生產,只是完成了社會化零售的部分;
而今日頭條只是農民資訊獲取的方式,還不能解決實際生產問題。因此流量下沉還沒有實現質變,這可能需要3-5年時間的轉變?!?
農業互聯網給農業生產方式帶來的大規模裂變,或許還需要耐心等待。
厚植情懷,方得人心
天天學農在托管服務中,從用戶角度出發,從知識付費轉向職業教育,建立了極為豐富的課程體系。
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的農藥經營許可認證業務,線上1天即可完成培訓;
線下開設實操班,以修剪班為例,客單價可達8000元,20人一班集中式培訓;
日本蘋果、柑橘游學業務客單價達3萬,目前已成功舉辦4期,未來以色列、巴西、南非等游學項目也將陸續上線。
天天學農CEO 趙廣
創立至今,天天學農累計服務超過200萬人次。2019年12月,天天學農入選2019最受農民歡迎APP名單,再獲行業認可。
“大家經常說情懷,認為情懷是一個很虛的詞,但是我覺得情懷是非常好的紐帶,比如天天學農的有些課程是完全公益的,但是我們還在堅持做,教育的情懷在商業背后?!鼻裢卣f到。
或許,這才是農民認可、喜愛它的原因。
共建農場,以銷定產
豐誠上品承擔的水果上行環節,是農場托管最后一環,也是重中之重。只有成功將水果銷售出去,整個農服體系才算完整。
2019年,豐誠上品推出創新產銷的共建農場模式,與100畝以上的中大型農場合作,以銷定產,年初時開始預測市場行情,標準化生產、種植,然后對果品質量溯源,收獲后重新評估果品質量與市場,協議定價后對接各大商超。
據邱威霖介紹,目前這種模式已經成功應用在廣西的柑橘、火龍果上?,F在已經有超過1000家大型農場與豐農控股深度合作,實行規?;?、集約化的農場托管,最大的農場接近萬畝。
黃金時代,未來已來
大豐收CEO譚澤鑫先生曾在演講中說,未來10年將是中國農業的黃金時代。未來農業會有怎樣的變化?農業又需要怎樣的人才?
邱威霖認為,10年后的農業從人力、職業、行業定位、到整個社會分工,都將發生改變。“中國的綜合國力在提升,為什么農業不會提升?這肯定是不正常的,農業一定會有大轉變?!?
未來農民群體將會有專門的職稱作為行業定位的有力支撐;行業分工更明確、職業定位有區分;社會對農業的認知也發生改變,消費市場更認可農產品的價值。
據記者了解,豐農控股在許多農業大學都設有獎學金,還特別提供了數十萬獎學金給中國第一個智慧農業專業班,來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為農業儲備中堅力量。
邱威霖先生說:“我們希望用實際行動找到真正有志向去改變中國農業的年輕人,共同提升農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