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世界網記者現場報道,第35屆中國植保信息交流暨農藥械交易會(簡稱 “植保會”)于11月22日-24日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植保會展示面積100,000多平米,吸引來自全國31個省(區、市)植保系統、專業化防治組織、農藥械生產企業、經銷商、合作社、家庭農場主等18萬以上人次參觀采購。
農世界網作為植保會媒體支持單位,派出2位駐場記者在會場,通過“網上看展”欄目,讓廣大農業人能及時、快速了解植保會現場情況。
企業介紹
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營復合肥、緩控釋肥、硝基肥、水溶肥、生物肥、土壤調理劑等土壤所需全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為種植戶提供相關的種植業解決方案服務。
目前,金正大集團建有國家緩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復合肥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養分資源高效開發與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土壤肥料資源高效利用國家工程實驗室、農業部植物營養與新型肥料創制重點實驗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高端研發平臺。
截至2018年底,擁有發明專利230項,并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5項,中國專利優秀獎4項,山東省專利一等獎3項。
記者采訪
農世界網現場對展位工作人員進行了簡單采訪。
農世界網記者:第幾次參加植保會?
展區負責人:很多次了。
農世界網記者:有什么收獲?
展區負責人:我覺得對肥料的關注度沒有往年的植保會高,應該是整個行業或者整個品類面臨的問題,今年可能相對更重視農藥和機械。
農世界網記者:有說法說肥料的利潤特別低,今年的農產品價格也不好,您怎么看?
展區負責人:我們現在主要是聚焦經濟作物。經作經常出現土壤的問題,金正大出了相關系列產品,可以調理土壤、改良土壤、讓作物高效吸收養分。
針對植物的整個生育期做一個解決的方案,讓土壤可以一邊種植經濟作物,一邊養地,保持持續的增產,提高作物品質。
所以金正大的定位是:親土種植,富養天下。以改土養地為基礎,兼顧品質提升、減肥增效。為農增效、為民增收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在這個終極目標下,以“親土種植,富養天下”為核心,集團分為四大版塊。第一是改土養地版塊;第二是以金正大品牌為代表的品質提升版塊;第三是以沃夫特為代表是減肥增效版塊;第四是以金豐公社為代表的綜合服務版塊,金正大是在這四大版塊上進行一個總體的布局。
目前市場的消費需求的確有一些變化,農產品的行價不是特別好,再加上各項的投資加重,總體收益會和往年有些不太一樣。
金正大整體的布局有經作,也有大田。“親土1號”的市場主要以經作為主,農民可以適當地投入一定的成本,實現更好的增收。
以沃夫特為代表的品牌主要專注于大田作物,希望能夠幫助農民實現增產增收的終極目標。在這個層面上,還是要迎合國家的大趨勢,就是減肥增效。
一方面是讓土壤的環境更好,造福子孫后代;另一個維度是希望通過提升肥料的利用率,讓農民可以省肥、省工,還能夠省心,最后實現高產。
農世界網記者:產品是自己研發還是和科研單位合作?
展區負責人:和科研單位有合作的,包括國家緩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復合肥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土壤肥料資源高效利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等等。公司也有相應的研究院。對肥料來說,產品和技術的競爭力才是核心。
所以在這個層面上公司做了很多努力,也投入很多的研發費用,希望能夠給農戶帶來更多的技術性的新品,幫助農民實現增產增收。
農世界網記者:新品的試驗期要多久?
展區負責人:不同產品試驗期不一樣,跟產品的研發過程、使用情況有關系。如果是技術突破性比較大的,研發周期就會比較長,沒有固定的期限。但是公司的產品推出市場前都會經過實驗室研究和實驗示范。
舉個例子,從2008年開始,金正大集團和全國農技推廣中心一直有技術推廣層面上的合作。至今已經在36種作物上推進了很多的實驗示范項目,我們希望通過實驗示范,把產品的效果展示出來,讓農民更加放心。
農世界網記者:現在都在提倡新農服,各種各樣的新技術開始介入農業,對金正大有影響嗎?
展區負責人:金正大已經進入這個領域了,就是金豐公社。通過服務轉型,然后可以進行土地托管等等,幫農民種田,其中也有技術的加持,所以應該也是未來的一個趨勢。
農世界網記者:產品的銷售渠道有哪些?
展區負責人:以線下為主,線上也有一些布局。對肥料品類來說,運費成本還是比較高的。而且雖然有一些新型的農民加入了種植端,但是有很多淳樸的農民還沒有培養起電商購物的習慣。
電商可能是未來的一個趨勢,大企業都有做電商的布局,但是實際線上的銷售額應該都不大。
農世界網記者:銷售區域覆蓋全國?
展區負責人:是的。
農世界網記者:帶了今年的新款參展?
展區負責人:對。今年我們帶了很多的產品,不同品牌都有新品推出。今年最大的亮點是聚磷酸鹽試驗成功。所以針對聚磷酸鹽公司研制了很多類別的產品,包括復合肥類別、水溶肥類別、緩控釋肥類別等。
農世界網記者:高研發投入會不會導致價格偏高?
展區負責人:這個不會,因為正常情況下,所有產品推出都是以消費者為導向。消費者可以接受的市場價格空間就在這,我們硬性地加價也不太可能。
另外從公司的初心來講,也不會因為技術層面而加價,給消費者帶來負擔。
所以總體上,公司產品的定價還是以消費者的需求為導向的。當然我們在技術上投入了很多費用,包括研發成本。但是對企業來說,研發實力才是未來能夠持續立足于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農世界網記者:就水溶肥而言,推廣起來難度大嗎?
展區負責人:用戶對我們公司的產品普遍接受度還可以,畢竟品牌知名度還是比較高的。另一方面公司做了很多的實驗,示范效果也是非常好的。所以公司的銷售人員在推廣起來就沒有那么大的難度。
農世界網記者:您覺得來參展的觀眾主要想了解?
展區負責人:從我的角度看,來展會參觀的,第一大類是經銷商,他們來這里一方面是想要尋找更好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可能想要找新的技術和產品,可以去借鑒和利用的。
第二類人群是新型種植大戶,他們對技術還是比較信賴的,希望在展會上挖掘出比較好的產品和技術,希望通過新技術可以提高生產效益。
第三類人群是小型種植戶,這類種植戶相對還是比較少的,以當地為主,過來可能想了解一下相應的產品,簡單看一下。
第四類人群是參展商,這類人群更多地是看競爭對手出了哪些產品和技術,有什么新的發展,能不能學習和借鑒。
植保會有相關的大型會議,也有跨品類的合作,所以第五類人群是來尋找合作機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