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農業100人|4年服務3億畝耕地,覆蓋20個省市,專訪佳格天地張文鵬

農世界網     2019-08-30 來源:農世界網

佳格天地聯合創始人 張文鵬

2015年,佳格獲得千萬級人民幣天使輪投資,并在當年拿到了第一個十萬級的合同;

2016年,簽約第一個數百萬級客戶,獲得6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

2017年,簽約第一個數千萬級客戶;入選農業農村部大數據實踐案例;

2018年,入選聯合國發展計劃署《可持續發展目標下的科技與慈善案例集》……

張文鵬,佳格天地聯合創始人,北京人,1982年出生,佳格是他的第1次創業。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佳格當前的業務板塊主要有農業的種植管理、資源管理、資產的監控,以及農業金融特別是農業保險方面的精細化管理。

以農業的資源管理為例,張文鵬和農世界網記者詳細解釋道:

農業的資源管理,拿種植業來說,其最重要的兩塊資源:土地資產和作物資產。

佳格可以幫助客戶進行土地資源的盤點,以及對土地資源本身資產效率的分析。

大家都知道土地集中連片會更好,但是因為國情,很多土地是不集中不連片的。一方面和土地政策有關,另一方面種植戶或合作社特別是種植能手,缺少一個監管和監測的工具管理大面積土地。

我們可以想象這么一個場景:你家是種植大戶,你希望經營5000畝地,但是你現在手上只有500畝地,相鄰的村鎮有更多的土地資源。

這個時候你可能就會有顧慮,畢竟土地不在自家門口,相鄰的村鎮來回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同時還需要雇人人,還存在信任問題。

有可能就會發生眼前的地種得很好而鄰村的地種不好的情況,運營和種植風險比較高。

農業資源管理的解決方案和工具的出現,本質上是給農民提供了一個展業的工具,由原先獲取信息的高成本、低時效性,轉變成幾乎可以做到足不出戶就能夠了解自己的土地狀況,進而讓他們敢去托管或者是流轉更大面積的土地。

所以佳格提供的服務是讓農戶有能力去管理更大的地塊,如何實現高效管理,就要靠其它的管理模塊了。

佳格的數字地圖服務平臺

  農業是個大風口

截至2018年,我國糧食播種面積達175555萬畝(17.55億畝),作為農業大國,中國以全球7%的耕地養活了22%的人口。

張文鵬認為:農業作為第一產業,幾乎是每一個國土面積相對比較大的主權國家的經濟穩定器。如何利用更少的耕地和資源,產出更多的作物,讓老百姓吃得更好,這是關乎民生的問題。

近年來,國家在陸續出臺相關政策大力扶持農業的發展。2015年,中央工作會議首次提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2月,國務院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

國家的大力扶持與相關政策的陸續出臺給了張文鵬創業的底氣與動力。

“一方面國家在扶植科研院所、國企等,鼓勵他們到農村服務;另一方面國家的政策會讓很多資本和資金開始向農業領域和農村流動。任何一個產業發展的速度,其實是在于資本是否大力地傾注到了其中。

“在我們看來,中國未來5~10年,農業會是個大風口,所以我們選擇了這一個行業?!?/strong>

佳格之前也服務過農業以外的行業,比如國土、水利、安監等,這些項目90%以上是以政府買單為主。

雖然農業大部分也是由政府提供資金,但是農業起碼還有市場化的行為,歐洲和美洲的農業發展也是在政府扶持引導的情況下慢慢向市場化轉變。

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和產業發展速度其實是遠超目前的發達國家的。同樣一件事,在美國得花十年,但是在中國可能兩年就做成了。

在這種高速發展的過程當中,拋開情懷不說,中國農業領域對我們來講是一個非常大的機會和挑戰。再加上我們幾個創始人有在海外工作的經驗,能夠讓我們更好地理解數據應用在農業領域如何更好地實現商業化?!?

佳格耕境數字服務平臺

  時間是最大的優勢

農業是時間周期相對比較固定的一個行業,它沒有辦法通過短時間內的強資本注入,讓整個市場教育或讓客戶試錯的過程加速。因為作物的生長周期不會因資本而改變。錯過今年的一個種植季節,再想試一次錯就得等到明年。這個時候,在農業特別是在農業信息化領域,市場和客戶都是在發展過程中的。誰能夠早在市場上出現,更好地去理解客戶的應用場景以及客戶的需求,誰就有相應的先發優勢,或者說在時間上建立一定的壁壘。

在過往的實際操作中,經過不斷試錯,佳格對大數據在農業領域能發揮的真正作用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

“客戶的應用場景和數據本身準確性之間需要有一個平衡點,一味給客戶提供高精度的數據,有時候對客戶來說意義不大。數據越精準,價格就越貴,客戶的期望值也越高?!?

“正常來講,中國每畝地667平米,可以種3000株玉米。如果我們用最高分辨率的遙感影像,可以告訴客戶在3000棵玉米里面有哪17棵玉米長得不好,這17棵玉米分散在3000棵里面。

拋開佳格提供數據的成本,客戶會跑到3000棵玉米里面把那17棵找出來,然后分別給每棵澆點水嗎?

如果客戶不會把數據提供的信息轉化成行動的話,數據對他來說就是沒有意義的。

相反如果用分辨率相對差一點的,告訴他東邊的玉米地長得不好,那客戶肯定會跑一趟,這個時候的數據就會促成他的行動?!?

佳格能形成經驗壁壘,是因為我們熟悉客戶使用場景,知道在什么時間哪類數據對客戶會產生更大的價值和意義?!?

佳格慧農業信息云平臺,可監控作物長勢

  農業大數據行業還需要什么

佳格在14、15年和別人講大數據的時候,人家的反應是:大數據是啥?

2016開始,有人認為大數據是大勢所趨,覺得可以做點什么,但是由于尚且不知道能做些什么,所以也沒有去做。

“現在大家會開始考慮農業大數據可以產生哪些用處,開始去嘗試一些應用方向。不管是種植端,還是農業農村的從業者,大家對大數據都有了一個認知的轉變。

國家和政府除了推動農業本身的發展,也創造了中小微企業創業的一個氛圍。在國家‘雙新雙創’的政策引導下,很多像佳格這樣的企業,可以被農業和農村的客戶所選擇,這是國家層面引導的這么一個風潮。

但是這種引導作用相對比較隱蔽,公眾或客戶不會關注這方面,大家想得更多的是技術怎么樣、靠不靠譜,但是他沒想到他愿意考慮佳格,其實是因為有國家大的政策和大的方針的引導作用。

農業大數據行業需要更多的人才進來

采訪結尾,張文鵬感嘆道,農業大數據或者說農業信息化這個行業,競爭是不夠充分的,他認為,有競爭才能刺激自身的發展,大家都需要壓力,需要被逼著成長。

農業大數據這個行業需要更多能跟客戶去溝通的技術人員或者業務人員,幫助客戶去解決相應的問題。而競爭除了能加速市場的培育過程,更多的是能帶動人才的培養。

“我希望農業創業類的企業會越來越多;更期望會有更多的民間和社會資本進入到農業和農村領域?!?/strong>

截至目前,佳格天地服務了全國近3億畝耕地,服務范圍涵蓋省級農業政府部門、農業金融、中大型種植企業等數百家客戶,覆蓋國內20余個省市區。

從看天吃飯到知天而作,佳格天地的腳步從未停歇!

文章授權轉載及企業報道,請微信 nsjxms 農世界小秘書,添加時請注明公司+姓名+職位;如有具體作者來源信息,請在作者欄注明文章來源。授權后擅自修改文章內容,經查實后一律追究法律責任,并永久拒絕授權。凡來源于農世界網的內容,其版權均屬農世界網所有,文章內容為作者觀點,不代表農世界網(www.argeistanbul.com)對其觀點贊同或支持。尋求報道,請點擊這里。

參與討論

所有評論

回到頂部 人妻无码在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