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園創始人 余惠勇
我們真的了解水果嗎?我們了解果業嗎?我今天想談一談我對水果的理解。
首先,水果行業就是一個善業。可以說要是祖上沒有德,根本進不了這個行業。多吃水果少吃肉,種好水果也是放生。
水果行業是一個永恒的行業,即使人類消亡,水果還會依然存在
我是進入了一個永恒的行業,永遠不會失業。水果是一類情感商品,一方面水果本身是有生命的,它是活果,有它的快樂和痛苦,你不能感知是因為你的心不夠明。
水果能調動你的情感。今天它跟所有商品不一樣,跟蔬菜不一樣,跟大米不一樣,跟醬油、面都不一樣。家里來了一個客人,買一個西瓜回去,切開以后很紅,一吃很爽,全家很開心,如果這個西瓜打開是白的,一吃,味道不好,全家人很沮喪,它會調動你的情感。情感商品需要有情懷的人去經營,大情懷經營大水果,小情懷經營小水果,沒有情懷的根本經營不了水果。
水果生意不怕競爭,天下水果皆兄弟
水果是有彈性的。水果行業、水果生意不是一個迎合生意,今天水果好吃,他可以吃一盤,不好吃他一口就不吃了,它可以作為零食,甚至也可以作為主食,不分男女老幼,不分信仰。方便、好吃可以多吃,不方便、不好吃可以少吃,所以水果的競爭不是迎合生意,不像大米,今天我多賣一袋我可能就少賣一袋,做水果可以多賣一次,只要我們都是好果。
水果在我的心目中不是一般的事業,我們把食品一分為二,一類是經過高溫的,一類是沒有經過高溫的,經過高溫的食品很多活性物質會被破壞,上帝造人是37度,沒有把我們造成80度一定是有他的原因。我曾經看過屠呦呦的報告,發明的青蒿素,前面幾十天她都是用傳統的高溫去萃取,熬成藥,怎么都出不來這個效果,后來改成了高壓的低溫提取,馬上顯現出的效果,33度的溫度萃取,低溫。
這就驗證了沒有經過高溫的主要就是水果的這類食品,其他的都進入高溫,我們餐桌上吃的蛋奶茶,都經過高溫,沒有經過高溫的只有天然的水果,所以只有水果這個食品活性物質沒有被破壞。一分為二,水果占據了食品的半壁江山,所以它的空間會有多大,它有多么重要的意義。
我們提出了好吃是水果的首要標準,在全世界的水果里都是一個劃時代的意義,因為過去從來沒有人說明什么是好水果,也就沒有大標準,那永遠就是王婆賣瓜、自賣自夸,為什么要有好吃的水果標準呢?昨天小祝老師上了一堂課,實際上深刻應用了三個觀點:
第一,好吃的才是營養的。今天的水果沒有水果味,葡萄沒有葡萄味,白菜沒有白菜味,因為它的營養嚴重缺失。數據已經顯示,今天生產出來的水果跟過去50年前相比,營養成分不足10%。所以,只要是好吃的一定是營養豐富的,好吃是營養豐富的一個重要標準。
第二,好吃的才是安全的。因為好吃有一個先決的條件,必須充分成熟,充分成熟的前提條件,樹體必須健康,不健康那根本不會充分成熟。樹體健康就會少用農藥或者不用農藥,就像人一樣,人一旦健康了,哪里會去吃藥,哪里去打針呢。同時只要是好吃的,一定沒有人為污染行為,比如說膨大素、催紅素等等,所以好吃才是安全的。
第三,好吃的一定是生態的。換句話說,種好吃的水果一定是一個善念,只有好山好水好土壤,只有尊敬自然、敬畏自然、尊敬規律,用規律的心態去愛護所有的生物,讓所有生物跟我們共生,在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下才能生產出好的水果。所以做好吃的水果就是在放生,就是在做善念。
對好吃的追求不僅是給我們顧客、消費者帶來營養、健康、安全,更重要的是促使從業者、生產者認識規律、敬畏規律,認識自然、敬畏自然,從而讓社會朝更好的方向去發展。
我們做水果行業只要帶著這種信仰前行,會渾身充滿力量。難道我們這一生就是為了活著嗎?更重要的是活出意義。前不久我去拜訪一位做了30年生態種植的前輩,我去請教他,說為什么現在白菜沒有白菜味,蘋果沒有蘋果味,這位前輩跟我說,蘿卜沒有蘿卜味,白菜沒有白菜味,是因為人沒有人味。
中國有句古話,對那些背道而馳的、干壞事的、貪婪的、自私的人,會有一句話,叫做“你不會有好果子吃”,所以什么樣的人能吃到好果子,做好人才會有好果子吃。
我們這個行業一定會推動正確的發展,一定是推動人會越來越好,會讓周邊的生物變得越來越好,在這種前提下我們還能夠嘗到好果子,否則等待我們的將是惡果。
所以,今天在座的各位,無論從事零售的,還是從事物流服務的、還是從事教育科研的、還是從事生產的,我們理應看清楚從事果業的意義,高仰起我們的信念,揚起我們的信仰大旗,共同努力。
讓天下人享受水果好生活,讓我們共同努力帶信仰前行,充滿著幸福感,讓我們憧憬這個世界向更好方向去發展,愿我們一起來共建這個偉大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