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農業100人|實用的物聯網工具才是好產品,專訪新標農業CEO廖劍津

農世界網     2019-07-09 來源:農世界網

新標農業創始人&CEO 廖劍津

位于大同靈丘縣月亮灣千畝有機蘋果產業園,今年的蘋果種植每畝地的追肥量降低50%、每畝藥劑用量降低20%-50%,農戶投入成本大幅降低;

南縣農創(小龍蝦)產業聚集園區的“稻蝦共養”項目,自2018年開始培育效率得到大幅提升,項目節省了大量的人工和物資投入成本,且市場反饋良好。該園區負責人表示,園區合作農戶的收入從以往的3000元/畝增加到10000元/畝;

全州洋田糧油有限公司擁有核心種植面積2000畝,是全州縣的水稻種植大戶,以往水稻種植過程中,需要幾天時間才能巡查完上千畝農田,現在無需出門就可以實時監控農田狀況,包括氣溫、氣壓、空氣濕度、風向、風速、降雨量以及作物720°全景實時圖像等詳細信息……

以上種植大戶的基地場景和生產數據,都與廣州新標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標農業)緊密相關。

廖劍津,新標農業創始人&CEO,81年出生,2004年進入工業制造行業,開始他的創業歷程。2017年,在廣州創立新標農業,專注于智能農業。

“我是創業老隊員了?!绷蝿蛐χf。

廖劍津在產品研發部

  農業物聯網是創造新型的勞動工具

廖劍津在2004年進入工業制造行業后,順著當年的浪潮掙了不少錢。后來為了提升生產效率,需要不斷投資購買新的生產設備,最后發現有了一堆固定資產后,創造的效益卻歸了生產設備的上游企業。同時中國的人口紅利期在逐漸消失,傳統行業的經濟效益逐年下滑,于是廖劍津就想到新的行業發展。

“這是客觀原因。主觀的原因是我現在的團隊在此前就一直關注著農業領域,團隊里面有本身就在做物聯網軟硬件的,且大多數都是有農村背景的人。當初聚在一起,大家確定了一致的目標和方向,就想做農業物聯網。

“我認為目前階段做農業物聯網就是在創造新型的勞動工具?!?/strong>廖劍津對農世界網記者表示。

新標農業環境監控設備“看測者”EM1系列

  搭建種植者和種植作物之間的聯系

新標農業的硬件產品目前有兩款主打系列產品,看測者EM1系列和G+N系列。

“看測者EM1系列,我把它定義為一個獨立的氣象基站,有全景的圖像功能,可以對小區域環境的氣象數據進行采集,以及對現場作業環境監控管理。這一個系列的氣象和圖像等數據是獨立的?!?

“G+N系列,可以采集包括土壤和水質在內的多種數據,這個系列可聯接智能傳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統?!?

新標農業的軟件有農場管理平臺和專家咨詢平臺,它們與EM1系列、G+N系列共同構成新標農業“看測者”農業大數據平臺,為農企提供智能化管理服務。

開篇提到的蘋果種植、稻蝦共養、大田種植,就是在引入新標農業“看測者”農業數據大平臺后,顯著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廖劍津認為,在有物聯網設備之前,農民是靠經驗種植,經驗也是一種傳感,它的傳感器是人的感觀。比如農民會去看土壤是不是已經干了,或者會走過去捏一下土,然后憑經驗確定是否需要給土地灌水。這個過程獲取的數據是非標準的,且效率很低。

“所以我們用傳感器去代替人的感官,采集更加客觀、準確的數據,經系統分析后,結合人為的管理做針對性作業?!?

“我認為我們的物聯網設備也好,管理工具也好,其實是搭建種植者和種植作物之間的聯系?!?/strong>

新標農業“看測者”G+N系列

  是什么制約了農業物聯網的發展

與國外相比,我國農業物聯網還處于起步后緩慢發展階段,談及制約國內農業物聯網發展的因素,廖劍津認為應從內因和外因來分析。

廖劍津表示,內部原因是農業數據的積累與轉化比較慢。他認為一方面是種植企業不夠重視農業生產的基本數據。因為企業沒有實力去做數據的直接轉化,而農業數據服務市場還不成熟。

“另一方面,也有重視數據的種植企業。以新標的客戶為例,我們去到客戶的基地,可以看到不管是做大棚還是大田種植,他們會在每一個田塊里放一本記錄本,讓工人去記錄日常的情況,最終給出整體反饋?!?

“但在我們的產品和系統沒有進入之前,他沒辦法遠程去獲取這些信息,只能通過人工記錄的方法。這種方法效率低、人工成本高、數據也不夠準確,因為種植企業真正干活的是農民工,沒有辦法配合企業做精細化的管理?!?

至于外部原因,廖劍津和農世界網記者聊到:當前農業物聯網市場還不成熟,物聯網產品沒有辦法得到廣泛的應用,需求量達不到規?;a的要求。作為產品的供應商,就很難去降低生產成本。

過高的生產成本導致過高的使用成本,加上內部原因,限制了產品的使用范圍,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物聯網的發展。

新標農業“看測者”農業大數據平臺

  5G能給農業帶來什么

隨著5G商用牌照的發放和5G基站的建設,5G如何賦能農業也引起業內的廣泛討論。

“你覺得5G能給農業帶來什么?”

“5G在農業領域,目前能做到的是優化資源配置。具體一點就是在使用邊緣化計算還是中心化計算上,5G可以使兩者的資源匹配更加合理,因為5G加速了數據的傳輸效率。這對整個農業行業的推動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5G沒有辦法一下子對農業帶來很大的改變,它需要有一個過程,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計算效率后,新的應用點還需要業內去探索?!?

而廖劍津對國內農業物聯網的發展充滿著信心。

市場走勢會越來越好。國家有政策支持;土地流轉速度加快;小農小戶的種植方式也在逐步轉變為企業化的運作,農企的占比越來越大;相對的我們的客戶群體會越來越多,產生更大的需求;這些都推動著農業物聯網的發展?!?

“這也是支撐我們團隊繼續在農業物聯網行業深耕的原因?!?/strong>

數字農業監控調度平臺

  合作才能共贏

據廖劍津透露,新標農業的目標客戶是具有一定規模的農企,有現代化管理和精耕細作的需求。目前新標農業擁有的客戶平均種植面積在100畝以上,以經濟作物為主,在廣東、湖南、四川、陜西、山西都有一定的客戶群體。

新標農業目前通過發展區域合作伙伴的方式拓展市場。“農業物聯網的客戶群體比較分散,市場范圍非常廣,尋求區域合作伙伴是一種比較好的拓展渠道的方式?!?

廖劍津表示,新標農業的合作伙伴一開始是從代理做起,發展成戰略合作伙伴后,新標農業通過技術入股或與對方共同建一個新的公司的方式,互相持股,共同拓展區域。對方負責商務推廣,新標農業負責技術研究。

新標農場APP

  產品即服務

新標農業目前有團隊成員30多人,大部分是研發人員,每年支出的研發費用占總支出的70%以上。

在農業物聯網領域,廖劍津認為當前最需要解決的是農業技術需求方和技術提供方之間資源不匹配的問題。

“我們去過很多的農企,他們需要農技服務。比如采集的數據怎么結合種植物,給農事作業提供依據;比如遇到了種植上的難題,應該去找誰?!?

廖劍津說以往是農資商幫種植戶解決問題?!胺N植戶有問題會找農資商,農資商是用肥料、農藥去解決問題。地方部門或者農企,則會尋求國際專家或農大專家教授的支持,但是以目前來講,國內農業行業的人才比較少,沒辦法服務到更多的企業?!?

針對此現狀,新標農業開發了一個專家咨詢平臺,把農技提供者集中起來,通過互聯網把服務連接到種植農企。

據廖劍津透露,新標農業已經在做區域范圍內的嘗試。 “我們和湖南農大建立了合作,他們給新標農業在湖南區域內的客戶比如水稻種植的農戶提供咨詢服務?!?

據了解,新標農業成立之初到2018年9月份之前,一直在做產品的研發和應用研究?!拔覀兦捌谥饕匝邪l為主,業務拓展較少,到2018年9月份才正式開始向市場推廣新標農業的產品,所以2018年的營業額未足千萬?!?

新標農業煙草種植合作基地

2017年1月,新標農業與華南農業大學、智利化學(SQM)、廣東煙草專賣局等單位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共建了“煙草種植信息化國際聯合實驗基地?!?

2019年7月,素有“貢米”之稱的五常大米種植基地五常市引入了新標農業的“看測者”EM1環境監控設備和農業大數據平臺,可記錄水稻生長的整個過程,形成大米溯源信息的同時幫助種植管理

……

據新標農業提供的數據顯示,部署了“看測者”設備后的項目:養殖業減少用工35%,水電成本下降30%,減少死亡率5.5%,年出欄增加20%;種植類每畝增加15%,畝均增效可達1000元左右;水產養殖類死亡率明顯降低,同時減少了對周邊環境的污染,綜合經濟效益增加20%...  ...

廖劍津和“看測者”EM1系列

廖劍津希望公司的服務與產品可以更上一個臺階,深度提高技術水平與服務質量。

“能不能為農企帶來真正的經濟效益,能不能跟農企產生一定的粘度,需要產品符合農企的實際生產需求。完善服務,完善軟件體系,和用戶產生越來越大的粘度,就是我們的目標?!?/strong>

廖劍津表示,當前新標農業對融資有需求。

文章授權轉載及企業報道,請微信 nsjxms 農世界小秘書,添加時請注明公司+姓名+職位;如有具體作者來源信息,請在作者欄注明文章來源。授權后擅自修改文章內容,經查實后一律追究法律責任,并永久拒絕授權。凡來源于農世界網的內容,其版權均屬農世界網所有,文章內容為作者觀點,不代表農世界網(www.argeistanbul.com)對其觀點贊同或支持。尋求報道,請點擊這里。

參與討論

所有評論

回到頂部 人妻无码在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