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 呂彬洋
文章來源 | agfundernews.com
當談到我們吃什么時,消費者的意識和要求十分明確:他們期望食品的生產過程合乎道德標準,同時質優價廉,安全放心。在這些消費者中,許多人可能不太相信無毒農藥已經應用到果蔬等產品的生產中。2018年4月,歐盟宣布“完全禁止”在戶外使用新煙堿類殺蟲劑的計劃。該類化合物被廣泛應用于玉米、大豆、油菜和其他作物種子的包衣中,雖殺蟲效果顯著,但也會殺死蜜蜂等益蟲,影響到作物的收成。
長期以來,修剪和輪作等非化學方法一直是許多農民進行可持續化農業生產操作的一部分,這些方法現在歸屬于一個更大的有害生物防護體系。該體系越來越多地為工廠化種植者和小型私營農場主提供可持續的害蟲防治解決方案。
該體系一經提出,許多大公司紛紛效仿,采用有害生物防護體系的環保元素,以滿足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生產合乎道德的期望。例如,全球最大的兩家食品制造商、總部位于法國的達能和總部位于美國的瑪氏,在2015年創建了一個名為“民生3F”(livelihood 3F)的投資基金。該基金將在未來10年投資1.4億美元,推廣那些緊密結合農業生產和有害生物防護的技術,實現可持續利用自然資源,增強小農農場的韌性的目標。
當前,無害化害蟲防治的方法主要由以下幾種:
給害蟲投放天敵
許多害蟲是通過人口和商品的流動,從其他地方侵入當地。例如,臭名昭著的亞洲柑橘木虱,它對柑橘產業構成了實實在在的威脅。當一個人從染病區帶回柑橘樹的一部分時,就有可能導致亞洲柑橘木虱的入侵,對本地柑橘造成威脅。這種外來害蟲到達后,往往缺乏能夠控制或抑制其種群數量的天敵,最終對農戶造成損失。
引入來自害蟲原產地的天敵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比如說,有的消費者會在寵物店買貓,用于清除家中的老鼠,他們可能已經接受了物種相生相克這個概念。在農業生產中,害蟲的天敵也以同樣的方式工作,盡管規模要大得多。
信息素釋放
信息素是一種由昆蟲通過生物方式釋放出來的天然化學物質,以表明它們的存在或讓自己被其他生物所知。信息素可以用來擾亂昆蟲的交配行為,這些無毒、可生物降解的化學物質可用于制作誘殺昆蟲的誘餌,將害蟲的數量減少到無法對種植者帶來經濟損失。
信息素誘捕器已經被應用于捕殺秋尺蠖,這是目前最具威脅性的害蟲之一,嚴重影響世界各地的主要作物,使用雌性分泌的信息素來吸引雄性。一旦雄性陷入陷阱,就可被有效殺死。實驗室和田間試驗都證明,以乙酸為誘餌的誘捕器,捕獲雄蟲的數量明顯多于不含乙酸的誘捕器。
信息素殺蟲法的缺點是,目前價格非常昂貴,需要開發新技術來將成本降低到合理的水平。同時,信息素也可能是揮發性的,因此它們需要新的傳遞和形成機制來降低成本。
遠距驅蟲劑
正如盛夏時驅蚊劑在戶外對人類有用一樣,驅蟲劑也可以用于農業生產。昆蟲依靠嗅覺來探測食物和配偶,同樣,它們利用嗅覺避開那些釋放某些化合物的植物。
有很多長期的天然驅蟲劑,如芳香油,可以阻止昆蟲在處理過的植物上進食和產卵。許多種類的昆蟲都被艾蒿拒之千里,這種植物具有強烈的氣味和一種與之相關的自然昆蟲毒素。為此,以色列農業科技公司EdenShield正在開發一種基于這種植物提取物的綠色農藥替代品。
短距驅蟲劑
短距除蟲劑如印楝油,其中含有印楝素等活性成分,是最古老的防蟲產品之一,用于驅趕和殺死許多常見的害蟲。這種低成本的產品以多種形式廣泛使用,可以控制蚜蟲、粉虱、螨蟲和薊馬。植物油是應用最廣泛的植物涂料之一。害蟲接觸到涂料后,其感官特性會受到抑制,這與人類使用驅蟲噴霧劑的原理類似,驅蟲噴霧可以驅趕叮咬的昆蟲。然而,當過度或不正確地使用時,涂料會對植物產生毒性和其他副作用,如干擾植物的呼吸、光合作用等自然功能。
科學工程涂料
有一種可有效持續控制害蟲的新興方法,利用對環境友好的材料,為種植者提供了新的害蟲防治手段(MOA)。該方法結合了表面科學和材料工程學的專業知識,這些涂料可在作物表面覆蓋一層有保護性、無毒的液態薄膜,以保護作物免受病蟲的損害。這種方法可以提高產量、減少勞動力投入、設備成本、農殘水平、提高作物抗性、改善工人工作條件和環境,從而帶來可觀的收益。
例如,通過材料設計,可以定制藥液涂層,減少整個季節所需的噴藥量,顯著降低勞動力和設備相關的成本。舉個例子:當前,可可生產商每兩周需使用一次合成殺蟲劑,每年有兩個生長季,年噴藥次數高達20余次。而這些新的工程涂料要求種植者每年只噴4次,可減少75%的勞動力和設備的使用。
增加投資
由于這一波針對害蟲管理的環保新舉措,投資者和企業參與者看到了該行業潛在的重大機遇。根據AgFunder和投資網絡的調查,有63%的投資者聲稱他們正在向食品和農業投資。自2013年以來,該領域的投資以年均32.5%的速度增長。
鑒于這種創新、興趣和投資的涌入,越來越多的新思想和技術為害蟲防治提供了更好更安全的解決方法。這些新產品和新方法需要在特定的作物系統內驗證,其成功與否取決于產量、質量和對種植者的經濟價值。不過,對于消費者來說,希望似乎就在眼前。